5068儿童网
导航

杭州为乡村教育"留住"名师:教师编制实现跨城乡"流转"

时间:2016-12-30 11:30:14 作者:kina

   时代日新月异的今天,我国乡村教育仍存在着诸多问题,丞待解决。比如,乡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差,教师质量不高,乡村教师“留不住”、“下不去”等等,都制约着乡村教育的发展。日前,据悉杭州为乡村教育“留住”名师,教师编制实现跨城乡“流转”。

  每周日傍晚,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的陈老师,都会出现在桐庐分水高级中学的校园里,一直待到下一个星期五的下午,所有学生放学后,才返杭回家。

  因为从本学期起,他和另外两位长河高中的同事被选派到分水高中工作,而且预备教整整三年,要带出一届打着长河烙印的“励志班”。

  可是这样一来,长河高中的老师会不会不够用呢?

  “不会。”分水高中校长何保刚很肯定地说,“因为陈老师他们这次不是简单的工作调动,而是杭州市教育局创新编制管理机制的具体执行。他们三位来了分水,我们也划了三个老师编制到长河,由长河出面招聘,那三位老师会在长河任教。”简单说,就是教师编制跨层级划转。这项创新机制最早源于杭州市区高中与地区高中合作办学。

  两地高中联手办班

  一个派来好老师,一个补助编制

  2015年下半年以来,桐庐中学签约加盟杭州第二中学教育集团,桐庐分水高级中学加盟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教育集团,建德严州中学加盟学军中学教育集团,淳安中学与杭州第十四中学、淳安第二中学与浙江大学附属中学结成紧密型合作办学关系。

  从以往的经验看,合作办学中遇到的最棘手的难题,往往是师资不够。一方向另一方派遣骨干教师后,本校老师就不够用了,想要招人却苦于没有编制。

  为了妥善解决这个难题,使合作办学取得实效,杭州市教育局、市编委办牵头协调三地教育、编办、财政等部门,桐庐、建德、淳安分别从本地的教师编制中一次性划转27、15、18名事业编制至杭州市本级,专项用于上述学校的合作办学、师资互派。杭二中、长河高中等杭州主城区的重点高中,逐年选派教师到各地区受援学校工作。

  选派到受援学校工作的教师,在受援学校工作时间不少于1学年。若双方合作终止,则跨层级编制调整停止执行,相关事业编制从市本级重新划回原地。划转编制导致的超编问题,在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内部逐年消化。

  据分水高中何校长介绍,该校之前已一次性划转了12个编制到长河高中。长河高中将在3年内陆续完成这12名教师的招聘工作。要招聘哪些科目的老师,两校会提前沟通,一般是分水高中人手紧缺或者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的科目,但具体怎么招,由长河高中拍板决定。

  今年上半年,长河高中了解分水高中的需求之后,招聘了3位新老师,会先在长河任教。因此,长河高中的师资有了富裕,今年8月选派了语文、数学和英语3位骨干教师到分水高中工作,担任两个“励志班”的老师,这其中就包括教科室主任陈老师。

  3位老师在分水高中才待了大半个学期,但是给学校带来的变化可不小。

  何校长拿出了一份数据:往年中考录取时,当地另两所高中的分数线一直遥遥领先,该校录取的学生很少能够上它们的分数线,但今年由长河高中老师执教的两个“励志班”招生,80名学生几乎都能上它们的分数线。名校效应初现。

  经过新学期几个月磨合,“励志班”学生进步明显。

  不仅如此,长河高中还定期派外教来分水高中开课,每个月两次,被分水高中的学生们称为“特别福利”,因为这是他们头一次接触外教。

  双方学校都受益

  老师跨校教研多,学生成绩提升了

  受益的还远不止分水高中。在桐庐另一所高中,桐庐中学的两个“创新实验班”的学生,也正捂嘴偷乐呢!给他们上化学课的,是杭二中化学竞赛金牌教练、省特级教师张永久;给他们上物理课的,是杭二中物理教研组长胡亦民;给他们上数学课的,是杭二中数学组新秀李鸽老师。这样的师资配备,在浙江省任何高中都堪称豪华。

  桐庐中学副校长何国民说:“我校与杭二中合作办学之后,根据市教育局创新编制管理机制,一次性划转15个教师编制到杭二中。这样一来,杭二中能招到更多好老师和好老师的苗子,所以师资有了富裕,能支持我校。”

  杭二中老师来了不到一学期,桐庐中学创新实验班已经有学科竞赛的氛围,好些同学跃跃欲试,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。

  从分水高中和桐庐高中的例子来看,教师编制跨层级划转,学生、老师和学校三方均受益。

  对学生来说,不仅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,而且由于两校互动频繁,还开阔了眼界,对提高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都很有利,有成绩单为证。

  对老师来说,和同行中的佼佼者交流机会多了,能参与更多高水准的教研活动,可以接触到先进的教育理念。比如,杭二中老师就将“超前学习”的理念带到了桐庐高中,这对于推动学校开展学科竞赛,作用不小。桐庐中学也派了两位老师去杭二中挂职学习一年。

  对受援学校来说,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,也有利于培养老师——高水平的师资配备,带动学校各学科组发展,从而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和号召力。而派出老师的另一方,也不必担心老师不够用,能及时补充“新鲜血液”。

  在新高考“7选3”的背景下,学生自主选择选考科目,有的学校各科选择人数相差比较大,结果造成某些学科紧缺师资,某些学科却明显有富裕。两校编制划转,互派老师,相当于是打通师资,更有利于调配师资,再不用担心捉襟见肘。

  编制跨层级划转,看起来只是教育部门编制管理的小小改变,但因此受益的人却很多很多。

  说开去

  杭州推动城乡教育交流

  三年5000余校长教师参与

  推进教师校长交流,是均衡配置师资、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、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。近年来,杭州市积极探索、创新机制、多措并举,教师校长交流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。编制跨层级划转,仅仅是杭州市教育局的创新举措之一。

  从上世纪末开始,杭州市大力实施名校集团化战略,通过城市学校到农村举办、领办、托管农村学校,以及与农村学校组建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等方式,带动一大批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、开设示范课、带徒、共同开展教科研活动等,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辐射。

  2012年开始推行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工作试点。2014至2016年,全市共交流了5300名教师校长,其中普通教师3580名,骨干教师1202名,校长518名,实际参与交流的骨干教师占符合交流条件的骨干教师比例,2014年为19.38%,2015年为21.32%,2016年为19.28%。

  随着教师交流工作的深入推进,教师的管理体制、动力机制等方面的瓶颈显现。今年,杭州市除了推进教师编制管理创新,还实施了《乡村教师支持计划》,丰富创新教师交流方式,构建教师交流的长效机制。

  为了激励教师校长积极参加交流,杭州市一方面不断加大对农村教师和交流教师的补助,提高在农村工作教师的生活待遇。另一方面,在职称评聘、评优评先、提拔任用、教师培训等方面,优先考虑到农村任教以及有多校任职经历的农村教师。

  2016年9月,市政府办公厅印发《杭州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(2016-2020年)》,提出要建立健全“越往基层、越在偏远、越是艰苦,地位待遇越高”的激励机制,鼓励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,促进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。

  上城区建立名师工作坊机制,推动拔尖教师交流。2016年已设立名师工作坊15个,学科涉及小学数学、小学综合实践、初中艺术和初中科学,设立专项经费,以三年为周期,通过项目制运作方式,以问题为导向,通过特色课程开发、课堂教学研究等多种形式。

  西湖区积极探索优质教育拓展形式,创新管理模式,组建“紧密型教育共同体”,突破了现行体制下人、财、物等资源难以跨校流动的瓶颈。

  拱墅区创新建立学校发展群等,以2~4个学校(校区)为基本单位,构建为一个协同发展群体,称之为学校发展群,全区28所中小学校共组建10个发展群。

  根据《杭州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》,杭州市还将进一步加强完善农村教师培训体系,全面实行乡村学校新任教师先在优质学校挂职锻炼1年再正式上岗的培训模式。四年来,安排在城区学校挂职培养新教师近百人,期满已交流到农村学校教师也已近百人。在送教下乡、送研下乡的基础上,建设特级教师、名师驻乡村学校工作室,送师下乡。到2020年,全市将建立以特级教师和骨干教师为主体的“名师乡村工作室”不少于100个,其中,以市教育局直属学校领衔的名师乡村工作室不少于30个。

相关推荐
图文精华更多+